廉政法制
刑法再修改:有利于破解两大突出问题

2023年7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草案增加了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方面的内容。(人民视觉/图)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草案是刑法自1997年颁行以来的第十二个修正案(草案),主要涉及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两个方面的内容。

        这次修改刑法,是立法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所作的又一次重要努力。

从草案内容看,无论是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还是增加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规定,都有利于破解长期制约我国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和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即反腐败实践中“重受贿、轻行贿”的观念根深蒂固、公共领域和私营领域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

        草案修改补充刑法7条,其中一些亮点引人注目。

        其一,行贿人不择手段“围猎”党员干部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坚决从严惩治行贿,是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遏制腐败增量的内在要求。为此,草案全方位提高了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将“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在国家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在组织人事等重点领域行贿”“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等六类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行贿情形,规定为从重处罚情节;依法从严惩处单位行贿、单位受贿、对单位行贿犯罪,分别增加了针对这三罪各自情节加重犯的一档刑罚,使得单位相关贿赂犯罪的刑罚力度大大提高;同时,调整行贿罪的起刑点和刑罚档次,起刑点由原来的5年调整为3年,刑罚(主刑)档次由原来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修正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从而与受贿罪的刑罚档次有机衔接,充分体现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政策精神。

        其二,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影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必要严肃惩治。为此,草案分别在《刑法》第165条(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第166条(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169条(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资产罪)各增设一款,将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为亲友非法牟利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资产等三类腐败行为规定为犯罪。申言之,民营企业的董事、经理实施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行为,以及民营企业人员实施为亲友非法牟利或者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资产,致使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依照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实施同类犯罪行为的相关规定处罚。草案增加的这三种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损企肥私”型腐败犯罪,连同刑法已经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相关罪名,积极回应了企业家关切,共同构筑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的坚固刑事法治防线。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更是要求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这次修改刑法的另一重大考量,则是更加注重统筹发挥好刑法的规范保障、引领推动作用,将关于民营企业平等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将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故意背信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损企肥私”行为纳入刑事规制,进一步严密民营企业腐败犯罪刑事规制的法网。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草案一旦经法定程序通过生效,推动其落到实处、把良法变成善治则是重中之重。

        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腐败和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大政方针,系统治理行贿犯罪问题、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次草案对刑法的修改完善,虽然有力增强了刑法的适应性、时代性、科学性,但其只是为新时代完善反腐败刑事法治、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迈出的重要一步,既非终点亦非全部。

        推动实现包括行贿犯罪在内的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根基,终归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要采取全周期管理的方式,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治理腐败问题、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综合效能。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教授)

彭新林

上一篇:医药反腐风暴来袭: 多场学术会延期,各地    下一篇: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多人笔试成绩“断崖式”领
反腐动态
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纠治节日"四风" 坚守节点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高唤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河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海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天津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廉政法制
依规依纪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给予处分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
中央政法委牵头,首次对各省区市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中央督导
张军与36名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 强调 巩固脱薄工作成果 脚踏实地持续抓实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