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其中,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重大关系的重要论述,涉及政府和市场、速度和质量、需求和供给、国内和国际、实体和虚拟、乡村和城镇、国企和民企、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等,充分彰显了对时代的深邃思考和对实践的深刻把握,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用的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这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方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规律,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必须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显著加强并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市场经济活力持续迸发,2023年6月末全国经营主体已突破1.7亿户。新征程上,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管住管好,着力健全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这是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当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中国经济不断续写快速发展奇迹,总量的长期积累日益接近质的飞跃,必须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另一方面,强调质量并非不要数量和速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质量提升必然以总量增长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总量连续迈上大台阶的同时,走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之路,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6%,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新征程上,要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保持经济“量增”与“质升”相互促进的态势,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大幅提升。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关于市场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满足需要是社会生产的目的,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宏观政策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扩大需求,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宏观政策通过优化要素配置、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品零售市场,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新征程上,要促进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雁陶村,河道与民居、光伏、稻田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这是关于国民经济循环和发展主动权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一方面,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后,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但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主体地位增强,有利于化解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须使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在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同时,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主动调整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关系,加快构建国内强大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内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超过100%,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世界第一。新征程上,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

  这是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方面,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是金融的肌体,实体兴、金融兴,实体强、金融强。另一方面,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基础性制度,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实体活,金融稳、实体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全球第一,近年来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过10%。新征程上,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这是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方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其制度保障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另一方面,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推进新型城镇化,最基本的趋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首先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市民化,城镇化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近1亿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新征程上,要扎实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公共服务共享共用,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这是关于经济发展基础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方面,公有制经济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其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过280万亿元、增长近3倍,民营企业超过4700万户、数量翻了两番。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国企民企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迸发创造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必须把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水平环境保护可以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产业转型跑出绿色“加速度”,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共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超过35%。新征程上,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这是关于发展底线保障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国家安全实力、确保经济安全,都需要高质量发展来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雄厚的资源保障。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年来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征程上,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黑天鹅”“灰犀牛”风险挑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共同富裕和共同奋斗

  这是关于经济发展目的及其实现途径的一对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另一方面,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然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中才能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顽强拼搏、共同奋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新征程上,要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努力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扎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者单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顾严  张欣欣

上一篇:更好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    下一篇:新征程上要敢闯敢干加实干
反腐动态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