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干部再出自杀事件,归咎于贪污腐败怎说的过去?


 7月5日中午,一名男子从海宁市行政中心12楼跳楼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死者为杨某(男,47岁,海宁人),现任海宁市纪委派驻信访局纪检组长。警方在死者杨某汽车发现精神类药品“艾司唑仑”,在其办公室发现有“谷维素片”(主治神经衰弱症等)。另外,记者从海宁市有关部门获悉,现已排除纪委调查可能。(新浪新闻7月6日报道)

       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活动的深入开展,干部自杀新闻就不曾间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可否认,在众多自杀干部中必然存在一部分畏罪自杀者,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法律责任,然而,笔者坚信存在的这一部分自杀干部毕竟是一锅汤里面的几颗老鼠屎,党员干部整体上还是清正严明的,也就是说在干部自杀新闻中大多数干部都未是因纪委调查所致,那这大部分人为何毅然会走向自我灭亡的道路?
         一方面生活压力大。十八大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十二不准”纷纷出台,对党员干部的灰色收入严加管控,甚至是完全清零,工资收入变得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而,现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既要养房又要养车还上有老下有小,老人不只单纯的只是两个,甚至会是四个,并且物价居高不下,养家糊口成为最大困惑。
           另一方面工作压力大。各网络媒体的夸大报道,使得群众“仇官”情绪高涨,对干部心存怨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对党员干部的办事方式提出了新挑战,随时要注意语言措辞、行为举止,严格要求自己,随时保持一种自我高压状态,长此以往就致使党员干部中尤其是涉及保密工作的办事人员出现焦虑和抑郁,患上抑郁症,最终看破红尘自杀求解脱。
          党员干部是传达国家政策,解决民众疾苦的重要枢纽,让如此众多的干部多患上抑郁症,出现大型传染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党员干部工作压力大,除要给予关怀外,更应该定期为他们上心理课,正确引导他们舒缓心中的焦虑,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心理疾病没了,才能够更好的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伍文胥:摘掉“官帽子”关键是“去行政化”    下一篇:姜异康:道德越修越厚 底线越筑越牢
反腐动态
习近平的英雄观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