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中国高速公路拟长期收费 媒体:恐成永久提款机

发布时间:2015-07-22 07:45: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李金磊)收费公路将迎来重大改革。交通运输部昨日公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债务偿清后将实行养护管理收费。这意味着高速公路将长期收费。为何要作出上述调整?高速公路是否会变成“永久提款机”?是否存在重复收费问题?又该怎样满足公众对收费公路“提速、降费、透明”的期待?

    高速公路为何拟长期收费?

    ——目前总体亏损

    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5年8月20日。

    意见稿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对收费期限做出了调整。根据意见稿,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而是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可以约定超过30年;偿债期、经营期结束后,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这一标准较现行的规定有很大的变化。按照现行条例,政府还贷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不得超过1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市为20年);经营性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市为30年),而“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届满,必须终止收费”。

    为何要作出这样的调整?“这主要是基于债务风险和金融安全的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微博)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在原来规定的固定期限内已无法按时偿清贷款,高速公路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如今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增强了灵活性,有利于降低政府性债务风险。根据交通运输部6月30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亏损1571.1亿元。这一数字比2013年翻了约2.4倍。中新网记者还梳理发现,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两省区没有收费公路外,在其他29个省区市中,25个省份2014年收费公路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仅安徽、广东、浙江、上海四地出现盈余。

    高速公路是否成“永久提款机”?

    ——长期收费合理性引争议

    面对高速公路期限调整的消息,网友们反应不一,有人认为“长期收费有合理性,可以有效分流车流量,而不收费的话就会堵成慢速公路”,而有人则认为“长期收费没完没了,高速公路将变成‘永久提款机’”。

    “这是一种错觉,高速公路不会成为‘永久提款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中新网记者说:“现在大部分高速公路处于巨额亏损,连债都还不了,更不用说‘提款’了。”

上一篇:山西吕梁城建乱象:村支书2000万造黑楼    下一篇: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年内实行 生育率偏低成问
反腐动态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习近平的英雄观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中的廉洁基因
纪检监察工作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廉政法制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法治化,夯实复兴根基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