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微也足道】楹联中的勤政养廉之言

发布时间:2016-07-15  09:22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有这样一副对联: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这副对联,其实是河南内乡县县衙内的一副楹联,为康熙年间一位名叫高以永的知县所写,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强调要勤政为民、多为人民办事。

  古代官员多在其官署内悬挂匾额楹联,这些楹联常常描述了其为官原则,传达了清廉意识及勤政爱民之风,用来昭示官风政愿,点醒为官者修身治政的规范,也折射了古代社会对为官者的官徳期待。这种官衙楹联,到清代极为鼎盛,各类官衙的大门、厅堂都有悬挂,如修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浮梁县署大堂门前悬挂的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副对联,原是清代能臣魏象枢自题之作,言简意赅而寓意深长,既给人以警示和忠告,又是自己自勉处世立身的准则。

  福建福安县县衙则挂有这样一副楹联:

  什么叫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善政?只求狱讼公平难哉。

  做“免士民咒骂”的“好官”,行“狱讼公平”的“善政”,实在难能可贵。这副对联采用自问自答的句式,提出了为官为政的最低标准,同时也道出了为官为政的最高标准。

  明代王阳明每次去地方赴任,都会将写有“求通民情,愿闻己过”的两块高脚牌聚在队伍之前,以表达自己愿贴近民间、接受百姓监督的政愿。林则徐在江苏时,也曾将这一对联张贴在官衙门旁。同样务实亲民的官衙楹联,还有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题写的: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将自己到此做官看做是和当地百姓的一种缘分,不鄙视和欺侮百姓,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以上这些对联,都体现出为官者悉心体察民生疾苦、务实追求百姓安康的理念。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对联,则表达了为官者自己对清廉的追求。

  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针对当时官场存在的以行贿为径谋升迁之风,在官衙的大门上书写了一副对联:

  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者为耻;
  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者为羞。

  既告诫为官者要知廉耻、守清廉,又警示自己要引以为戒。

  古时官员到任,下属前去拜见时常常携带贺礼,有一些人就借机行贿,因此,清代无锡知府武承谟,上任第一天就在衙门上贴上这样一副对联:

  罔违道,罔费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对联一出,便警示了那些谋求私利、妄图行贿之人。

  以上两副对联均旗帜鲜明地反对贪污行贿,提倡清廉守正、公平正义,不徇私情。古代官员的这种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在今天仍然是值得尊敬和提倡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为官者还将杜绝腐败的见解掺入对联之中,比如武承谟还曾在县衙照壁上撰联: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如此直白的表述,引得乡人围观,好人快意、坏人惊慌。

  再比如清代杭州太守谢雨时曾在官衙悬挂这样一副对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
  养廉宜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崇宽大葆廉隅。

  指出贪利是贪,贪名也是贪,不要因为贪图浮华虚名而忘记从政的根本;严于律己、俭朴养廉是俭,而不是只要求他人,希望为官者可以品行端正为人宽厚有节操。简单来说就是说从政要戒贪、养廉要从俭。

  纵观这些官衙楹联,其主要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两个词:以民为本、勤政爱民。这些楹联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仍为人们传诵不衰,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阐释了做人、做事、做官的关系与内涵。这种官德文化虽然和现在我们共产党人的廉政文化有所区别,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

上一篇:【古语今悟】"诚与信"小议    下一篇:【家规·图解】陶渊明家书:开卷有得,便欣
反腐动态
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纠治节日"四风" 坚守节点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高唤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河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海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天津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廉政法制
依规依纪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给予处分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
中央政法委牵头,首次对各省区市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中央督导
张军与36名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 强调 巩固脱薄工作成果 脚踏实地持续抓实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