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家风隽永 德润金陵"之四:脚踏实地 不图虚名

发布时间:2016-07-23  10:02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晚清外交官刘芝田:脚踏实地 不图虚名

  “人生世间,凡物受用有尽,唯善根受用无尽”、“立身务必奋志努力以求上进,不可徒袭虚名”,这是晚清外交官刘芝田在《家规十三条》中给子孙留下的良言规诫。现在金陵门西殷高巷14号的“刘芝田故居”依旧是刘氏家族精神上的依归。

  【家训解读】

  ①家本者何?存心是也。人生世间,凡物受用有尽,唯善根受用无尽。

  【解读】立家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任何东西都有用尽的时候,只有种下善根才能受用无穷。所以,要常怀“利济之心”,祛除“损人利己”之恶,以成就利国利民的“天地之功”。

  ②家范者何?修身是也。家长之身系一家之观型,尔身不正,孰克有正?

  【解读】治家的规范、风教,关键在于修身。家长就是一家人的表率,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谁还会坚守正道呢?因此,长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③读者必奋志努力,以求上达,不可徒袭虚名。

  【解读】读书必须要奋发向上,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己,务求通达于仁义,不能贪慕虚名。

  ④勤俭为兴家之本。勤能补拙,俭可养产。

  【解读】勤劳俭朴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勤劳能够弥补不足,俭朴可以让家底更加丰厚。

  ⑤夫人未有生而不善者也。皆由始之不谨,渐积而成始。

  【解读】人没有生下来就品行不好的,都是一开始的时候不注重小节,慢慢累积,终成大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要慎微慎初,防微杜渐,治病于初萌。

  ——原文摘自《安徽贵池南山刘氏瑞芬公世珩公支系史乘》之《家规十三条》

  【家风故事】

  刘瑞芬(1827—1892),字芝田,安徽贵池(今池州)人,以“诸生”(县学生)的身份入李鸿章幕府,主管水陆军械转运。光绪十一年(1885),奉命出使英俄等国。光绪十五年(1889),任广东巡抚,光绪十八年(1892)卒于任所。刘瑞芬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忠实支持者和参与者,是一位很有作为且具有爱国情怀的外交官。

  刘芝田故居,南京人又称之为“刘钦差故居”,位于金陵门西殷高巷14号。传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胡大海的住宅,清光绪年间为刘芝田购得,如今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门额上写着“福禄攸同”四个大字。此句出自《小雅采菽》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结合上下文,意思大致为:“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可见,主人把安邦治国,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职责和幸福源泉了。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是刘芝田一生坚持的原则。他19岁入县学贯通经史,曾热切盼望通过科举正途,实现“暮登天子堂”的宏愿。然而,自咸丰元年(1851年)起,刘芝田两次来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皆名落孙山。但他并未就此沉沦,而是一边设馆教书,一边图求进取,终于“由附生入仕”,一步步登上中国近代史的风云舞台。

  刘瑞芬为官颇有政声。在任地方官期间,他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励,夙夜在公,勤理政务,在文教、赈灾、筹款、司法、吏治和防务方面均有建树,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时,大力奖掖扶持后进,1891年2月20日《申报》曾载:“刘中丞以培植人才为己任,每阅书院月课,均捐廉加奖,以惠士林八百孤寒同声称颂”。

  艰难探寻民族振兴之路

  刘瑞芬在外交事务中显露出出色才干,曾任驻英、俄、法、意、比诸国公使。在列强环伺、积贫积弱的清末,身为外交官,他秉持民族大义,总是竭尽自身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钦定国史本传刘瑞芬》记载,“瑞芬驻沪久熟,悉夷情,遇交涉事,守约持平,华夷翕服”。

  在外交生涯中,他亲身体验到近代工业文明的神奇魅力,逐渐明白“欧洲各国日趋于富强,推究其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为此,他大力推崇西学中用,热衷洋务运动,艰难探寻民族振兴之路。刘氏家人以之其为榜样,砥砺而为。北洋水师名将刘含芳(1840—1898)是刘瑞芬的堂弟,自幼跟随比自己大13岁的堂兄兼塾师刘瑞芬读书。咸丰十一年(1861年),刘瑞芬带着他投奔曾国藩,后入淮军。甲午战争时,刘含芳誓死坚守烟台,夫人郝氏手持两杯鸩酒,放在桌上,准备敌至共饮。又在墙壁上大书“地存臣存,地亡臣亡;夫妇殉节,忠义成双”16个大字,誓与城池共存亡。当时来往于烟台的众多外商称:假如出征的都像邓世昌、守城的都像刘含芳,日本岂能侥幸取胜?

  刘瑞芬无论是驻外还是在国内任职期间,不忘读书、藏书。他的藏书之风,深深影响了子孙。刘瑞芬的第五子刘世珩(1874—1926年),清末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文学家,藏书10余万卷。光绪二十年(1894),刘世珩在江南贡院中举人,历任江宁商会总理、湖北及天津造币厂监督、历办江南商务官报、学务等职,后任直隶财政监理官。

  【今人风采】

  “从慕尼黑到古都西安”的杰出女性

  2012年11月1日,刘瑞芬的后人历时九年,编纂完成《安徽贵池南山刘氏瑞芬公世珩公支系史乘》,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后人刘薏分别向南京金陵图书馆及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捐赠该书,供史志研究之用。该书家谱部分的“卷首”即为祖上传下来的《家规十三条》,要求子孙培家本、端家范、择交友、睦宗支、励廉耻、防微渐等。

  在刘瑞芬的后人里,他的孙女刘诒娴(1911—1989)值得一提。刘诒娴先后攻读于日本早稻田和德国汉堡、柏林、慕尼黑等大学。因学习用功、才华横溢获得难度很高、世界闻名的洪堡奖学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她惜别丈夫,带着一岁的幼子和怀胎腹中的女儿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开始在当时的外交部东德使馆担任德文翻译,后来被派往西安,参与筹建西安仪表厂。为了追忆母亲,刘诒娴的女儿刘碧瑞和丈夫毛世明历时3年,奔波于海内外,搜寻母亲生前资料,并于2012年完成传记《从慕尼黑到古都西安》。刘碧瑞说,“我们再联系她当年的学生时,他们都非常怀念我母亲,仍对她肃然起敬。从他们口中,我听到的是一位气质非凡、大气、坚强的女性。”

  现在仍居住在南京的刘瑞芬第五代孙刘桓说:“刘家的子孙,个个都读书识字,涵养很好,说话都是轻言慢语,文质彬彬,而且都很有出息”。(金戈翁宏业 整理 南京市纪委)

上一篇:红村有大美    下一篇:古代家训中的官德教育
反腐动态
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纠治节日"四风" 坚守节点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高唤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河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海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天津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廉政法制
依规依纪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给予处分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
中央政法委牵头,首次对各省区市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中央督导
张军与36名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 强调 巩固脱薄工作成果 脚踏实地持续抓实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