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关掉朋友圈一个月后,我体悟出最隐蔽的社交潜规则”

你喜欢刷朋友圈吗?

我很喜欢。

甚至可以说是朋友圈重度用户,不刷不快。

可渐渐地我发现,微商、广告、新闻……越来越多碎片信息充斥着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分享生活的少了,负能量的多了。

看看这个人又升职加薪了,看看那个人又出什么大新闻了,人也变得浮躁、焦虑起来。

当一个人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关注别人上,就会很难专注当下的自己。

于是,我尝试关掉朋友圈一个月,竟意外地收获了许多。

从中,我总结出了这3点人际交往的建议,与你分享。


不必比较

摆脱同辈焦虑

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邻居的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日常做饭、带3个孩子、收拾房间,温馨又琐碎。

有一天,透过窗户,她看到对面邻居小夫妻——

喝酒畅聊、唱歌跳舞、热拥接吻、高朋满座……生活多姿多彩,羡慕得不得了。


图源:短片《邻居的窗》

而反观窗户这边的自己——

每天围着3个孩子转,处理家里各项事务,忙得焦头烂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那扇窗后的生活,让女主角的情绪越来越差。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邻居男人剃了光头,躺在床上,看上去状态不太好。


图源:短片《邻居的窗》

对面的女人常常心情沉重、掩面痛哭,再后来,两个人来到他们家抬走了一具尸体。

女主角蒙了,跟着下了楼,没想到对面的女人认出了自己,说:

你是住对面楼的吗?你的3个孩子真的很可爱。


我们常常偷偷看你们一家的幸福生活,真的很羡慕你们。


图源:短片《邻居的窗》

原来,对面楼的男子得了绝症,知道时间不多了,夫妻俩一直在尽力快乐。

相比之下,反而是自己安稳琐碎的小日子,成了别人眼里拥有不了的生活。

平日里自己羡慕的人,其实正羡慕着自己,这是女主角从来没想过的事。

一扇窗,两个家庭,比较之下的幸福,像极了我们的朋友圈。

透过只言片语,外人能看到光鲜亮丽的生活,却看不到躲在角落里沮丧的日常。

生活就是如此,人们往往执着于和朋友圈里的人设比较,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求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找痛苦。

当你好不容易升职加薪,打开朋友圈却发现往日同学早已财务自由;


当情人节老公送你一支口红,打开朋友圈却发现闺蜜男朋友送了一辆车;


当你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了及格,打开朋友圈却发现邻居的孩子早已夺得奥赛金牌……

很多人从来看不见那些过得比自己差的人,只会看到过得比自己好的人。

于是,比啊比啊,比得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心酸、越来越焦虑。

“幸福源于不比较。”

如果此刻的你也深陷比较之苦,不如关掉朋友圈,不看,不想,不比较。


不必讨好

随心随意就好

前段时间,朋友A生气地跑来告诉我,她刚拉黑了我们的共同好友B。

原来,小A因为心情好,在朋友圈晒了两张自己的自拍照。

小B就在底下评论:长这么丑,谁给你的勇气发自拍?

开玩笑也好,真心挖苦也罢,小A一下子被惹怒了,直接拉黑了对方。

微信朋友圈里,藏着无数的社交。

发一张自拍,写一段心情,都少不了被人议论和评价。

发朋友圈时,你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


看朋友圈时,你又会评判对方是怎么样的人;


评论朋友圈时,你会担心说错话怎么办;


不评论朋友圈时,你又担心会不会显得太冷漠了......


图源:全景视觉

而且,朋友圈成百上千的联系人里,不一定都是朋友。

最开始,那里只有自己的知己好友,后来慢慢多了家人、亲戚、同学、同事;

再后来,加入了工作对接的客户、做微商的小学同学、街边随便扫码加的卖保险大哥……

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自留地,变得令人拘谨不安。

有些话你不能说了、不敢说了,也不愿意说了。

电视剧《凪的新生活》里,女主角是个特别善良的老好人。

察言观色和小心翼翼是她生活和工作中的全部状态。

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她甘愿做“背锅侠”。

一起自拍,即使自己闭眼了,她也不会多说什么。

每天都会给所有的好友点赞,生怕别人会说她的坏话,会把她撇开。

这样战战兢兢的社交关系太复杂,也太心累了。


图源:电视剧《凪的新生活》

其实,真正的感情并不是单单靠朋友圈的几个点赞就能维系。

不断讨好或者过度思虑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会长久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选择。

与其被不舒服、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牵绊,不如退出朋友圈,还自己一个轻松自在的心灵。

花时间去完善自己,无需刻意讨好迎合。

当你变得优秀,自然会有优秀的人来靠近你。


不必合群

保持清醒自由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过多,思考太少,永远在线,随时干扰。

低质量的合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人要学会独处,培养独处的能力。

朋友圈的断舍离,就是保持独处清醒的第一步。

在许多观众心目中,66岁的陈道明一直都是一股清流。

事业上,追求忘我,不断修炼自己,磨炼演技;

感情上,不喜应酬,忠贞不贰地陪伴在发妻身边;

生活中,热爱独处,看书、练字、弹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律。

内关己心,外察世界。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图源:全景视觉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只有在独处时,心灵才能游于天地之间,与生命、宇宙对话,发现世间万物之美。

人这一生,圈子不在于大,而在于合适,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心。

《乌合之众》中谈道: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


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当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才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保持理性和冷静。

保持独处的意义在于,不因所谓的“合群”而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屑生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中,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

更不会同化自己,去换取泛泛之交的信任,而变得平庸和狭窄。

一直很喜欢一段话:

人要学会习惯沉默,心灵要逐渐冷却安静。只有在看书的时候,人才会认真地听别人在讲些什么,或者写东西的时候,听自己内心世界在激荡些什么。

如果你也向往这样的状态,那我鼓励你当个不合群的人。

我相信这样的独处并不是孤单,而是一种成长。


写在最后

三毛说: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


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朋友圈也好,群聊社交也罢,无非都是维系一段关系的工具。

真正的朋友,从不在朋友圈里,而是在你的心里,在你的生活里。

关闭朋友圈并不是终极目标,停止对它的过度依赖、摆脱负面情绪才是。

回归生活的本质,多给身边人一些关注,静静去看一朵花开、品一杯香茶。

生活,就是在这种点滴的小事中变得幸福而丰盈。


图源:全景视觉

上一篇:一部有温度、有尺度、有厚度的法治剧    下一篇:关掉朋友圈一个月后,我没朋友了
反腐动态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